




铜陵市人民医院推深做实紧密型医联体改革,病人在二级医院里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恢复得不错,再有几天管子拔掉就可以回家了。”6月23日上午8时许,王贵和在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病房内,为处于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江峰查房。看到江峰手术切口恢复挺好,精神状态饱满,王贵和向高位截瘫的江峰竖起了大拇指。
“啊!还有几天我就能回家了?”江峰脱口而出后陷入短暂的沉默,其后眼泪顺着他的眼角流了下来。
江峰母亲站在一旁也抹起了泪水。“太不容易了,从去年10月份外出求医,到现在已经8个月没回家了。”母亲说,江峰天天晚上都会和孩子视频,每天面对孩子何时回家的询问都是回避。现在,终于就要回家了。
江峰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人,收治他的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家区属二级医院,刚刚完成的手术是难度很高的四级手术,主刀医生则是来自三甲综合医院的“江淮名医”——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贵和。高位截瘫病人、区里的二级医院、四级高难度手术、外院的“江淮名医”,这些逻辑对应似乎“错位”的要素究竟是如何串联到一起的?
从一级到三甲又转二级 高位截瘫病人经历“异常”求医之旅
江峰现年48岁,2012年上山劳作时因摔落导致高位截瘫,颈部以下失去知觉,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被纳入低保。在家中,江峰的母亲主要负责照顾江峰和孩子的生活起居,江峰的妻子则在家门口打工补贴家用。
2016年,家人发现江峰腹部下方开始出现包块并伴有发烧,其后腹壁开始破溃流脓。此前,江峰选择在离家不远的青阳县博爱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清洗换药、消炎等处理后症状能够暂时好转,但病情反复发作。2019年10月,江峰伤口再次溃烂,在医院住院5个多月但症状反复没有大的改观。听闻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方面专家很有名,想要从根子上铲除病痛的江峰下定决心到铜陵求医。
4月15日,母亲带着江峰从家乡的一级医院来到了铜陵的三甲医院——铜陵市人民医院,找到了胃肠外科主任王贵和。
“通过仔细查看破溃伤口,我们发现是腹腔内感染引起腹壁破溃,肯定需要手术处理,而且初期必须先换药控制创面,不是短期就能治愈的,患者需要住院。”彼时,常年床位不够的胃肠外科床位已满,要接纳江峰最快也要等到一周之后。考虑到病人系高位截瘫,生活出行多有不便,其家庭情况又非常困难,王贵和建议江峰下转至中西医结合医院。
“去义安区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那里环境更好,你们可以立即安顿下来,那边还是二级医院,治疗费用要比三甲医院低的多。”王贵和明确告诉江峰及其母亲,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铜陵市人民医院是紧密型医联体,双方对应科室是一体化管理,不用担心医护水平、治疗力量问题。
从疑惑到打心眼里感谢 二级医院里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二级医院真的会和三甲医院没有区别?
江峰和母亲虽然于当天下午到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但是心里并非没有疑惑。不过这种疑惑很快便被医护人员的专业打消:“一体化管理”的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病区专家中有两位来自铜陵市人民医院,包括一位正高职称的医师和一位博士主治医师,病区主任王贵和每周都会来定期查房;护士长王洁同样来自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这里,科室管理都是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进行的。江峰和母亲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认可迅速转变为充分信任。
由于伤口此前经过反复感染,前期换药、冲洗引流一直持续了50多天。伤口红肿流脓现象得以控制后,医生为江峰进行了造影检查。“盲肠瘘,瘘道曲折进入盆腔,要手术切除。但手术很复杂,风险也很大。”医生告诉江峰及其母亲,手术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高位截瘫病人本身就存在麻醉风险,另外肠瘘合并盆腔感染引起腹壁破溃形成瘘道,这种手术非常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我相信你们,再大的风险我自己担。”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深入接触,江峰认为医院和眼前的这群医生是专业的、值得信赖的。
手术的安全离不开麻醉的配合。同样来自于铜陵市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唐爱平为这台复杂手术“坐镇”。
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准备,胃肠外科团队于6月9日正式为江峰实施了外科手术,手术全程3个多小时,尽管腹盆腔粘连严重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困难,但手术总体顺利,麻醉平稳,气管插管顺利拔除,结果圆满。王贵和在总结手术时说,相比较腹腔镜肠癌切除等常规开展的四级手术,此次手术更像是“非套路手术”,没有“指南针”,手术过程中必须结合解剖和自己的经验,慢慢游离展开。王贵和说,对这例特殊病人来说,三甲医院医护团队以及麻醉方面唐爱平的加入,让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这十分关键。
盘活区属二级医院 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创新成果惠及百姓
“王贵和主任对手术的总结,体现的就是紧密型医联体改革带来的改变和成效。”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陈明说,这样的手术如果没有三甲医院技术团队,仅凭他们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开展的,而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在二级医院为家庭困难病人完成四级高难度手术,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医院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9年6月铜陵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揭牌,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其成员之一。区别于“松散型”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破障”,打破了成员单位之间在“人财物”流通之间的壁垒,牵头医院的主动性和基层医院的依从性明显提升。
保障、激励、考核等机制的不断完善让三甲医院的专家医护团队能够“沉下去”“干起来”,让基层医院能够“接天线”“增实力”。“作为二级医院的医生,我们能够到三甲医院胃肠外科病区进行6个月的轮训,而且是排班、参与式的,能力提升很快。”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主治医师章敏捷说。“铜陵市人民医院麻醉团队的入驻,实现了我们制度能力双提升。”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宏说,紧密型医联体推进一年多,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医生和病人“上的去”“下的来”。
体制顺了、思想通了,王贵和的胃肠外科团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9年8月整体托管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整体托管并实行一体化管理以来,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开展了腹腔镜下胃癌、贲门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近40余例,3D腹腔镜手术也相继开展。在学科的技术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后,今年该团队又接管了内镜中心,无痛胃镜、肠镜检查也开展起来。
“现在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但有部分科室与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还有专家坐诊、科室主任下沉传帮带以及总院部分科室整体入驻,医院的综合实力飞速提升。”陈明说,紧密型医联体落地落实的2019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各项发展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门诊量已经达到8.5万人次,出院人次6104人,手术1098台次,业务收入达到4577.81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二级医院的收费、三甲医院的技术服务”成为闪亮品牌。
在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病房护士站内,放在两面锦旗中间的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红红的‘福’字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心安。”回头再看江峰的求医过程,母亲说,庆幸来到了铜陵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前段时间,医生还帮江峰测算了一下,与在总院住院相比,这次住院为他们节约了超过20%的治疗费用。
“当前我们还在创新探索省、市、县(区)三级紧密型医联体新模式。”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戴晏表示,随着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推深,其整体服务能力还将得到极大提升,成果必将惠及更多百姓,将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铜陵日报》2020年7月3日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