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1 来源: 浏览量:
当68岁的曹阿姨(化名)多次咳出带血丝的痰液时,她的心瞬间揪紧了。 作为曾经战胜过肺癌的“抗癌勇士”,她比谁都清楚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在家人忐忑的目光中,我院肿瘤科的检查报告证实了最坏的猜想——肿瘤复发了。
挑战:当癌症卷土重来
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不仅占据右上肺残端,导致右上余肺组织完全不张,更侵袭了中下叶支气管。更棘手的是,患者体型矮胖、心肺功能较差,加上首次手术造成的广泛组织粘连,解剖结构变异,这些都给二次手术设置了重重障碍。“就像在错综复杂的电线网中拆除炸弹”,主刀医生陈胜主任这样形容手术难度。
破局:科技赋能精准医疗
针对曹阿姨的病情,经过治疗小组认真讨论后,最终确定运用“双保险”技术方案: 1. 三维重建+3D打印:1:1还原病灶空间结构,预演手术路径。 2. 创新止血技术:采用心包内肺血管预阻断方案,降低术中意外大出血风险。 经过再三讨论,最终确定“袖式切除+气道重建”的个性化术式——既要彻底清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避免全肺切除。
决战:255分钟的生命保卫战
手术台上,专家预料中的“死亡缠绕”如期而至:血管与支气管如乱麻般纠缠,正常解剖结构几乎消失。诊疗团队凭借术前精准推演,采用显微分离技术逐层突破,在保留下肺的同时,成功完成支气管“断肢再植”。当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8%时,手术室的医护们长长松了口气。
康复:化险为夷的28天
术后第3天患者突发快速房颤,第5天出现痰栓危机...护理团队24小时特级监护,运用智能排痰系统结合体位引流等综合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闯过重重险关。出院当天,曹阿姨握着医护的手几度哽咽:“你们给了我第三次生命!”
陈胜主任指出,随着精准医学发展,肺癌复发≠生命终点。我院采用的“三维规划-微创切除-靶向护航”综合疗法,术中大血管预阻断等关键技术的运用,使二次手术成功率极大提升,达国内先进水平,从而避免盲目探查给患者带来更大身心创伤。但需要强调,定期复查和规范治疗仍是关键。
“当家属把生命托付给我们时,那份信任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没有其他选择!”正是这种性命相托的医患情,推动着他们在胸外科禁区一次又一次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