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院动态 > 我院成功实施全市首例荧光导引下腹腔镜肝段切除术

我院成功实施全市首例荧光导引下腹腔镜肝段切除术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250110150818.jpg

近日,院普外(肝胆病区)技术主任侯亚峰、副主任(主持工作)程晓剑诊疗团队运用3D荧光腹腔镜技术,成功开展全市首例荧光导引下肝S6段切除手术,标志着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入精准导航新阶段。

患者男,71岁,因体检时发现肝右叶占位来医院就诊,入住普外(肝胆病区),经过详细术前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手术设备的更新和对肝脏血管、胆道解剖的深入了解,腹腔镜肝切除得到广泛应用。

HCC具有沿荷瘤肝段的门静脉分支扩散转移的特征,容易形成门静脉癌栓及肝内卫星灶。行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完全切除肿瘤区域,还能保留更多功能肝实质。但腹腔镜下行门静脉流域解剖性肝切除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肝段的位置以及肝内脉管的走行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其次,各肝段门静脉分支的起源、数量和走行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肝段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单一的垂直平面,术中难以识别肝实质离断平面。第三,存在腹腔镜直接触觉的缺失、视野受限等问题,手术医生更多凭靠自身经验判断肝脏结构,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

随着数字医学的不断发展,3D荧光腹腔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通过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对肿瘤、肝段边界的精准定位,同时结合三维成像技术提供高清晰度的手术视野,使得术中关键视野解剖结构可视化,进而指导肝实质离断过程,显著提升手术精确度,改善术后疗效。

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大的肝脏中心和省级医院广泛开展,也是肝胆外科临床研究的前沿领域。结合该例患者情况,诊疗团队决定应用医院新设备---3D荧光腹腔镜,为患者行“荧光导引下腹腔镜肝段切除手术”。

术中,诊疗团队利用3D荧光腹腔镜技术对患者肝脏进行详细地荧光成像和三维扫描,准确识别出肿瘤的具体位置和范围。随后,在荧光导引下,精准切除了肝脏S6段及肿瘤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健康肝脏组织。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第二天就可流质饮食、下地,目前恢复良好。

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普外(肝胆病区)在精准医疗技术上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展示了3D荧光腹腔镜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这种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是肝胆外科精准、微创发展方向,将为患者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